摘要:新加坡有一群汉服爱好者,他们在生活里身着中国古代服饰,以古代人的美学和情韵游走于现代都会中。联合早报访问了其中三名年轻人,分享他们与汉服的绮丽情缘,也展示叫人惊艳的汉服时尚心得。

新加坡有一群汉服爱好者,他们在生活里身着中国古代服饰,以古代人的美学和情韵游走于现代都会中。联合早报访问了其中三名年轻人,分享他们与汉服的绮丽情缘,也展示叫人惊艳的汉服时尚心得。

在新加坡都市街头或市井巷弄遇到身着“交领右衽”或“宽衣博袖”的人,你是否会下意识地四处寻找摄像机,心想:这是在拍古装剧吧?

但如果告诉你,你遇到的并不是古装剧演员,却是把古装当成日常服装穿的人,你会不会惊讶?

新加坡有这样一个很小众的族群,可被称之为汉服爱好者,他们在生活里身着中国古代服饰,以古代人的美学和情韵游走于现代都会中。而且,他们很多是青年人,并不是耄耋老者呢。

古装是一个较笼统的说法,一般上,他们以汉服来称自己身上的服饰。联合早报采访三位融汉服于日常的爱好者,他们分享与汉服的绮丽情缘,也展示叫人惊艳的汉服时尚心得。

与梁铭耀、李佳烨、龚盼盼和他们几名汉服同好的采访约在周末的国家博物馆,在馆外拍照时,几人的装扮与背后新帕拉第奥式风格的博物馆相映成趣,时空仿佛错置。尽管来往路人不断,却明显感到一般民众对汉服爱好者的打扮早习以为常,没有人会特别频频回顾或不断侧拍,倒是有几名“红毛”路人赞叹不已,其中一名英国女士特别过来说她自己也喜欢收集中式服饰和珠宝,不断赞叹汉服爱好者们服装的精美和搭配的用心。

服饰研究专家越来越认同并倡导时装的多样性,认为服装是一个人个性和风格的诠释,是自由的灵性表达。从这个意义上看,这群年轻的汉服爱好者,在青春身体里可能寄居着一个个古老灵魂。

None

34岁的梁铭耀一身暗蓝色的直裰,远看衣袂飘然,加上头顶发髻,颇有一番仙风道骨的气质。他笑言:“不认识我的人第一次看到我,会问我是不是个道士?不过,我们今天看到的道士形象,就源自明代男士形象。”

梁铭耀经由茶文化、书法等中华文化入门,几年前开始穿明代汉服。(受访者提供)

身为茶职人、文字创作者的他由茶开始,再接触到书法,最后才穿上民族服饰。举凡参与社交活动,观赏文艺演出,庆祝传统佳节,他都会身着汉服,尤其是一些场合有正式着装的要求时,汉服是不二之选。

“汉服是一种民族服饰,我只穿明代汉服。”梁铭耀说:“我穿汉服旨在传承,只穿明代的汉服是因为我相信今天的汉服传承自明代。”

要稍作解释的是,汉服并不仅指汉代服饰,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尽管在定义上目前仍存在争议,但一般上,在爱好者和倡导者眼中,汉服包括中国多朝代的汉族服饰。

另外,汉服爱好者有不同类别,有的像梁铭耀一样坚持穿某朝代的汉服,或穿在考据上极其细腻,忠实复制某朝代的服饰;有的则不介意不同朝代汉服元素的混合变种,甚至将汉服融于时下的现代时装。最后一类服装被称为汉式时装,或汉元素服装,广义上仍属于泛汉服范畴。

汉服爱好者男女比例悬殊,以女性为多,男性实为凤毛麟角。汉服市场上,女装也较男装热卖。

梁铭耀定制汉服只认广州的明华堂,明华堂按照明代出土文物纯手工制衣,定制后等半年到一年才可到货,而且明华堂会附赠一个箱子供收纳,惹得一众女性汉服爱好者笑说:“他穿的是汉服中的路易威登。”梁铭耀最贵的一件道袍,要700多元。

梁铭耀说,选择明华堂,因本地的确没有人会做。

None

本地女性汉服爱好者多从淘宝上网购,汉服也有很多是二手衣转卖。

龚盼盼(右)上班时巧妙搭配汉服,图为她与同事合影。(受访者提供)

31岁的公务员龚盼盼澄清了一个迷思,说中华服饰文化不只旗袍和清朝服饰那么简单,不同朝代服饰的变革是历史、文化演变的体现。“男性汉服爱好者觉得明代男性服饰已是汉服尾声,因为接下来清代是满人天下,但清代汉族女子还是可以穿本民族服饰,女性汉服在清代没有断层,仍有演变。”大学时主修英文文学的她,说穿汉服帮她补上了中国历史文化这一课。

更叫人惊讶的是,她说自己基本上没有买时下的流行服饰,衣柜里全是各代汉服,平时上班也会在各种汉服中巧做搭配。

家庭主妇李佳烨(32岁)参加雅集、聚会、派对、婚礼时,汉服是必穿服饰,逛街和旅行时也会根据心情和场合做不同风格的日常汉服混搭,连平时去食阁买东西时,她也身着汉服。她从未感觉在众人视线中会有任何不自在,并表示新加坡人对汉服接受度明显提高,但对服饰文化及种类有欠认识:“食阁摊主有时会问我是不是日本人,穿的是不是日本服饰?”

醉心诗画的李佳烨提倡美学和古典文化鉴赏的结合,她说:“把古代仕女图中的美感搬到现实中,应该也是另外一种时尚的冲击。我们此刻的生活已便捷到极快的程度,穿汉服可以让生活慢下来,让我用古典的心情去欣赏古人的美。我吸收古人文化的精华和智慧,应用于生活中。”

汉服很大程度上寄托了爱好者的情怀,不仅有美学意味,也是文化层面上的“怀古”,是一种在现代时空中的追念和憧憬。

梁铭耀说偶尔会想回到明代去看一看当时人的生活,“可我不会想长住,我们现代人看古人生活,很多情况下会将其浪漫化,想得太完美,是理想化的境界,这种想法有点危险。当时的平民百姓可能真的很穷,连穿一套汉服都很难。”

“而且要看阶级,古人不能穿越级的颜色跟款式。”龚盼盼说:“每个朝代都挺有意思,有那种古人情怀蛮好的,但我不想穿越回去。首先,北宋已有绑脚习俗,我一定不行;另外,阶级制度实在严谨,投胎投不好的话,就会活得很惨。”不过,龚盼盼承认自己某种程度上有点像古人——不怎么看电视,连古装剧也只看过一部《步步惊心》,她的穿搭心得全来自古代书画。

None

汉服之美与现实场域是否冲突?

“有些明代女性汉服,穿起来有娘惹风情,因娘惹服饰直接受明代服饰影响,在本地并不突兀。”李佳烨指着自己身上透明的青绿宋代

李佳烨穿汉服礼服参加马来族友人婚礼。(受访者提供)

李佳烨坦言,汉服爱好者多不太希望被问:“是不是角色扮演者(cosplayer)?”角色扮演者还原的是特定动漫人物,而汉服爱好者以汉服、以个人心情和审美来表达时尚——如果说角色扮演者是扮别人,那么,汉服爱好者则是做自己。

即使是男装汉服,梁铭耀都不认为难搭。他说,直裰里不一定要穿灯笼裤,配牛仔裤、束脚裤也可以。

龚盼盼对汉服混搭的概念亦非常认同,她说:“比如抹胸,可搭一条褶裙;或者上身一件素净上衣,我会搭一条马面裙。”

她接着说:“穿一整套汉服的话,走路或做什么事情的确有点麻烦,比方说袖子很长,容易弄脏;也容易热,厚一点的棉穿不了;另外汉服质料很多是真丝的,比较难打理,一整套的只有在极正式的场合下才穿。”她指出,时下大多数传承下来的汉服来自于贵族,是书画诗文里记载的有钱人的服饰,穷人的服饰由于缺乏记载,难被传承。

外衣穿后须尽快挂起来,真的弄脏,只得送去干洗。要尽量少洗,洗一次就缩一次。

有的汉服爱好者不仅在外衣上下功夫,内衣上也有用心。

“男士的内衣叫作中衣,每次在古装片中看到皇上睡觉时穿的那身白色两件式衣服,就是中衣。袖子比较窄,裤子跟时下的练功裤差不多,当时一般的人都是这么穿。”梁铭耀说。

女士内衣部分,龚盼盼指出,大家所熟知的肚兜是清代的。“宋代的类似于抹胸,唐代的是坦领的,唐代女子秀‘事业线’,受到胡人影响,里面没有怎么穿,蛮大胆的。在之前就是类似于男士的中衣,是交领的。老实说,汉服毕竟宽松,若胸部太大,穿汉服是不好看的、臃肿的,唐代女子除外。”

None

很多人的疑问是,汉服爱好者们真的不介意在众目睽睽之下以“古人样”示人?

梁铭耀说一开始会不自在,习惯就好。“我妈妈以前常常会跟我说‘麻烦你把头发剪掉。’或者问我‘你这样穿不觉得奇怪吗?’现在好了很多,可能翻白眼已经翻累了吧,哈哈。”

汉服爱好者们表示,本地印族、马来同胞都有穿民族服饰的习俗,中华灿烂的服饰文明虽辉煌却少为大众了解,更不用提穿戴和发扬,这确实可惜。“还是需要一个过程,中国汉服爱好者的热潮四五年前兴起,现在这股风潮刮到了新加坡。”龚盼盼说:“尽管新移民族群是汉服爱好者主流,也有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慢慢加入这个族群。”

汉服爱好者相约逛街,右二为李佳烨。(受访者提供)

龚盼盼借“艺满中秋”平台,带来一场名为“千年华服梦”的服装展演,服装展演分为两部分,上半场从汉朝到唐朝,下半场从宋朝到民国旗袍的诞生。乐音袅袅,情韵悠悠,20套精选男女汉服中,追溯中华服饰2000年的变革之路。除了这个展演,龚盼盼说年底有计划与梁铭耀合办汉服讲座茶会。

有趣的是,女孩们拍照前拿出香奈儿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