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江南北掀起一股汉服热潮。据媒体报道,2019年全球汉服文化社团已超过2000家,汉服商家遍布我国多地,以成都、广州、杭州、南京分布最为集中,汉服“同袍”(爱好者互称“同袍”)的分布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中国丝绸博物馆主办的“国丝汉服节”、浙江西塘举办的西塘汉服文化周、陕西洛阳举办的洛阳华夏汉服文化旅游节等汉服活动各放异彩。传统节日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着汉服走上街头,汉服越来越多地走进公众视野。
汉服热兴起的原因之一是作为消费主力的年轻女性受到古装剧和国风游戏的带动。调研显示,追剧、追星、猎奇、凸显个性、相互模仿是汉服消费群体的主要消费动机。当然,最初的汉服文化社团兴起是为了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礼仪,汉服复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息息相关。中国各少数民族都有代表本民族的特色鲜明的服饰,世界上很多民族也有代表性的民族服装。但汉服能否借这股热潮复兴,以及汉服复兴的方向是什么,目前有些问题还值得探索。
首先,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不同朝代的风俗流变也反映在服饰面料、式样、风格的变化上,汉服种类繁多,是否需要统一形制,值得商榷。其次,汉服的使用场合是尊重特定的礼仪场合,还是日常化?众所周知,服装本身就具有不同的功能,对特定仪式、特定展演活动,汉服形制应符合历史习俗规范,准确体现符号意义,成为汉文化的真正载体。而对于汉服爱好者在社会上的穿着,笔者认为,应尊重个性,可适当融入现代元素,更适于日常起居,符合现代东方审美,不宜苛责保持古代形制不变。要多鼓励青少年通过对汉服的兴趣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更深认知、理解与再传播。最后,汉文化的特性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因此,汉服应走向传承与创新辩证发展的路径。综上而言,多样性、场景性、兼容性应该是汉服未来发展的方向。
当然,我们还需要注意到,对于在特定场合使用、符合特定礼仪的汉服,从本质上说是礼仪的制服,是表演的戏服,是承担功能的表意符号,因此,应强调三个规范:形制的规范、生产的规范与穿法的规范。如果不规范,就失去了历史文化价值,也失去了礼仪的神圣感。不过,我国目前的汉服产业还缺少生产标准,使用者也缺少穿法的标准。在这方面,历史、美学与服装业的专家学者应发挥作用,帮助规范汉服的形制、生产与使用标准。应依托已有的协会或专业委员会建立平台型组织,为汉服产业相关的厂家、商家、活动组织机构与专家学者搭建信息交流、规范制定、颁布与推广的平台。
对于融合创新与时尚元素、体现消费者个性的日常化汉服,平台型组织也可以链接厂家、设计师、文化学者、媒体,提升人们对中华汉服文化意蕴的认知,让汉服在融合创新中保持文化意义的传承性,比如花纹、图案、颜色的选择应符合东方文化语义,不能因创新而丢失了汉服的历史文化的本质。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汉服爱好者在穿着汉服的那一刻,就承担起了新的角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