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幞头、穿圆领袍衫、脚登乌皮靴是唐代男子的普遍服饰,并以幞头、圆领袍衫、乌皮靴为尚。
圆领袍衫又被称为团领袍衫,是一种上衣下裳相连属的服装形式,受胡服影响而成而又不失汉族服饰传统。它与深衣制有相同之处,即上衣下裳相连届。其不同之处在于:深衣为交领、大袖,领、袖、襟均有缘饰;圆领袍衫则是圆领、窄袖,领、袖、襟均没有缘饰,为士人之上服,亦为官员一般之常服。
此时的圆领袍衫亦称襕袍斓衫,其最大特点是在传统袍衫的下摆施加横襕,故而得名。南北朝时,北周武帝曾下令在袍衫下加一横襕,以象征古代上衣下裳之旧制。唐中书令马周曾上议在袍衫下加斓。这些都是为仿古制。由此可以看出,在讲究礼法、规矩的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的服饰有着极强的传承性。
幞头是唐代才有的吗
幞头是唐代男子首服的一大特点,又称“折上巾”,是一种包头用的巾帛。早在东汉时期,男子便流行用巾帛包头。魏晋以后,巾帛更加普及,几乎成了男子的主要首服。到北周时,将这种巾帛做了修改加工,裁出四带,即四角始名“幞头”,亦称“袱头”、“服头”,是以三尺皂绢裹发,四带中的二带系脑后垂之,另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项。
隋初的幞头,基本上是因袭北周之制,只是以全幅黑色罗帕向后幞发,比较简单形象上也比较矮子。从隋末开始,在幞头之下加了一个“巾子”扣在发髻上,裹在幞头之内,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假发髻,以便能使幞头裹出个固定的形状。
幞头的两脚,不同时期也有不同形制。初期略似两条带子,从脑后自然下垂,或至颈,或至肩。以后两脚渐渐缩短,有的还将两脚反曲朝上,插脑后结内,这种式样多见于中唐。由于这些幞头的双脚都用轻薄柔软的质料制成,故被统称为“软脚幞头”。
五代时的帝王多用两脚上翘的“朝天幞头”。
此时各地官吏又创造了许多种新格式,有的两脚上翘后又折下来,有的呈蕉叶形式有的像团扇,有的用漆纱,有的将幞头的脚左右展宽一尺多,取名“龙角”,有的左右长一尺,形成平直一横线,不再上翘等。至此,幞头的大体形式基本确定下来。
云肩是服饰的一种吗
云肩是古代重要服饰。敦煌唐代壁画中已见贵族妇女使用云肩,隋代观音乡已有披云肩者。至元代,云肩则更为普及,贵族男女通行“四合如意”式大云肩,并定为官富式样,明清两代仅限于妇女使用。
云肩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强肩部装饰而突出头面,实际的功用极小。清以后,云肩已从日常服饰中消失,但在婚宴、殡宴等隆重场合仍有妇女使用云肩,成为传统礼服的象征。民国时,唯农村新娘的婚装中保留云肩。今天,只有戏剧中还能看到云肩。
纽扣代替带结是从明代开始的吗
明代服装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纽扣的使用也是一种变革,体现着时代的进步。明装与唐装相比,在于衣裙比例的明显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长,逐渐拉长上装,缩短露裙的长度。衣领也从宋代的对领蜕变成以圆领为主。
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服饰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是紫、绿、桃红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
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筒袜、浅面鞋。男装以方巾圆领为代表形式,儒生所着衣衫与当今舞台上京剧书生的服饰极为相似。其特点是宽袖、皂(黑)色缘边,青圆领、皂绦软巾垂带。
裙子是何时出现的
大约纺织技术发明之日,裙子便已出现。根据民族学的材料推测,早在原始社会时,人们便将一块方布围住下身,这可以看作是裙子的初型吧。
魏晋时代,男女也大体皆穿裙。晋时,裙子的花色品种较多,如绛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和紫碧纱纹绣缨双裙等。
唐代以后,裙子渐成了妇女专用的装饰,且往往成了妇女的代名词,如称呼为“裙衩”。
元代后期,妇女们以素淡为裙子的流行色。
明朝,又以褶裥长裙为主,盛行红色。
满族入关后旗袍一时成为时髦。但汉族妇女仍将裙子作为礼服,每遇婚丧喜庆,或亲朋拜谒,即使平时只穿短祆长裤的人,也要在裤子外面套条长裙,以免认为失礼或不够隆重。
趣味链接:为何称女人的裙子为“石榴裙”
“拜倒在石榴裙下”是一句比喻男子对风流女性崇拜倾倒的俗语。这句俗语的产生与唐明皇和杨责妃有关。
据说杨贵妃很喜欢石榴,为此,唐明皇在华清宫附近种了不少石榴供她观赏。唐明皇爱看杨贵妃酒后的醉态,常把黃妃灌醉,以观赏她那妩媚之态。而石榴是可以醒酒的,故在观赏之后,唐明皇常剥石榴喂到杨贵妃口中。朝中大臣对此很是看不过去,对杨责妃怨言日生,杨贵妃为此很不高兴。
一天,唐明皇邀群臣宴会,请杨贵妃弹曲助兴。杨贵妃在曲子奏到最精彩动听之时,故意把一根弦弄断,使曲子不能弹奏下去。唐明皇忙问是什么原因,杨黃妃乘机说,因为听曲的臣子对她不恭敬,司曲之神为她鸣不平,故把弦弄断了。
唐明皇很相信她的话,于是降下旨意:以后无论将相大臣,凡见贵妃均须行跪拜礼,否则格杀不赦。从此,大臣们见到杨责妃都诚惶诚恐地拜倒在地。
因为杨贵妃平日总喜欢穿绣有石榴的裙子,所以那些大臣私下都用“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话来开玩笑。
唐代女子眉饰有哪些
唐女画眉千姿百态。唐代妇女用青黑色颜料将眉毛画浓,叫做“黛眉”,黛眉”是汉代以“黛”画眉风气的延续。
当时妇女修眉,除剃掉原来的淡眉外,还要刮净额毛,用“黛”画出各种眉毛式样。唐玄宗曾命令画工设计数十种眉,以示提倡。如鸳鸯眉、小山眉、五岳(yue,通岳)眉、三峰眉、拂云眉、倒晕眉、挂叶眉、黑烟眉、半额眉等。最常见的是蝴蝶眉。
张籍《倡女词》中记“轻鬓丛梳阔扫眉”,白居易的《上阳发白人歌》中描述“青黛点眉眉细长”以及“莫画长眉画短眉”等都是记载了画眉的长、短、宽、窄和浓淡。李商隐诗“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说明唐女画眉已及未成年的女孩,可见流行之盛。
在唐时画眉,各个时期都有变化。唐代画眉初尚宽与浓,至开元、天宝年间,则尚细淡的画法又尚细八字式低颦,后又流行过蝴蝶眉、八字眉等,到晚唐时化妆趋于怪诞,一时有以悲以怪为美,以病态为美,八字眉、画黑唇臃肿发式的悲啼妆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例子。总之唐韧、唐中期的发式与化妆普遍趋于多样、自然、健康、活泼而晚期则有变态、压抑、愁闷病态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