褙子即背子,汉服的一种,对襟,两侧从腋下起不缝合,多罩在其他衣服外面穿着。

褙子

褙子即背子,汉服的一种,对襟,两侧从腋下起不缝合,多罩在其他衣服外面穿着。一种由半臂或中单演变而成的上衣。相传始于唐,盛行于宋元,在明代被称为披风。宋代男女皆服,因使用和时间的不同,其形式变化甚多。褙子是始于隋代的一种传统汉服样式,对襟,两侧从掖下起不缝合,多罩在其他衣服外面穿着。其寓意人行走之时背应挺直,以扶正人的脊背和身体。

褙子原为身份较低的妇女穿着,但因其穿着行走方便,所以发展到宋代以后,上至后妃命妇,下至平民女子,皆喜穿着。宋以后更逐渐演变成为常礼服的一种。是宋代妇女的典型服装,在宋、明朝时最为盛行。

关于褙子的名称,宋代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褙子本是婢妾之服,因为婢妾一般都侍立于主妇的背后,故称褙子。有身份的主妇则穿大袖衣。婢妾穿腋下开胯的衣服,行走也较方便。宋代女子所穿褙子,初期短小,后来加长,发展为袖大于衫、长与裙齐的标准格式。

褙子的形制

褙子以直领对襟为主,两襟离异不缝合,亦不施襻纽,袖子可宽可窄;衣服的长度,有的在膝上、有的齐膝、有的到小腿、有的长及脚踝;衣服两侧开衩,或从衣襟下摆至腰部,或一直高到腋下,也有索性不开衩的款式。

宋代褙子的领型有直领对襟式、斜领交襟式、盘领交襟式三种,以直领式为多。斜领和盘领二式只是在男子穿在公服里面时所穿,妇女都穿直领对襟式。

明代褙子,有宽袖褙子、有窄袖褙子。宽袖褙子,只在衣襟上,以花边作装饰,并且领子一直通到下摆。窄袖褙子,则袖口及领子都有装饰花边,领子花边仅到胸部。

宋代的褙子

在同一个时代,褙子被男女老少不分尊卑贵贱地喜爱,实在是一件很奇特的事情。宋时女子穿褙子的有皇室的后妃、公主,也有朝廷命妇;有寻常人家的女子,也有教坊、街巷的歌舞伎,褙子是宋代妇女的常服。在题为《瑶台步月图》的画作中,穿着褙子的女子尽显文静优雅,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出土壁画上的女伎也穿着褙子,山西晋祠泥塑中也有穿褙子的侍女。

宋代的男子上至皇帝、官吏、士人,下至商贾、仪卫都穿褙子,但并非作为正式的服饰,而多是居家休息时穿,那种不系襻纽、可宽可窄可长可短的直腰身款式,真是再休闲不过了。在一幅据传是宋徽宗赵佶的自画像(指《听琴图》)中,这位一国之君也穿着一件深色衣料的褙子。中国佛教艺术宝窟敦煌的宋代壁画中,有一位佛教故事中的著名人物,在唐代绘画中还穿着唐人的圆领袍衫,而到了宋代,便也是一袭褙子在身了。

褙子的穿着虽说不分性别、身份,但主要还是集中在中上层人士之中,重体力劳动者仍旧穿短衣短裤。在一个时代中,中上层人士的服装,往往更能体现出这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和审美观念。

尽管褙子在宋代广泛流行,但是它并不是正式的服装,多是人们家居休闲时所穿着。褙子不系襻纽,是腰身可长可短、可宽可瘦的直腰身款式,裁剪十分简单,且没有过多的配饰,充分显示了宋代人的社会文化心理与审美情趣,同时又与其国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宋代国势积贫积弱,故尔统治者一再强调衣着“务从简朴”、“不得奢侈”,因此北宋的服饰一改隋唐的雍容华丽,渐趋朴实之风。时至南宋,程朱理学强调“灭人欲”,华服美食成为罪恶的象征,服装务要俭朴、简单、节约。褙子没有曲线,没有袒领,没有宽肥大袖,样式简约、风格素雅,是以简胜繁的服饰样式,体现了宋代简约至极的物象之美。

元代的褙子

元代沿袭宋代习俗,仍穿着褙子。如元人戴善夫《风光好》第四折就有“妾除了烟花名字,再不曾披着带着,官员祗候,褙子冠儿”的描述。明时男子也着褙子,其形制有宽袖褙子、窄袖褙子。宽袖褙子只在衣襟上以花边作装饰,并且领子一直通到下摆。窄袖褙子在袖口及领子都有装饰花边,领子花边仅到胸部。较宋时的褙子袖、身有所加肥。元明以后褙子多为妇女之服,清人方以智在《通雅·衣服一》中说“褙即背也,元以来女服褙子”,而男子多不再服之。

明清时期的褙子

明代的褙子

把褙子作为一种外衣穿的习惯,一直沿袭到了明清,据《明史·舆服志》记载,在明初,就曾经规定皇室贵妇以褙子为常服,品级较低的命妇则以褙子为正式礼服的一部分。在明代前中期,女服完全承袭了元代汉族女服的形式,大概是中国女服史上服装形式最拘谨无趣的一个时期。与此相应,褙子也发生了萎缩,变成了一种普通长度的短袖衣。从辽、元墓室壁画中可以清楚看出褙子先是缩短到普通上衣长度,然后其袖子的形式又变成半长短袖的过程。在明代,它又有了个新称呼,叫“披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