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史窄 袖 褙 子/宋代最具时代特征且流行度最高的常服/褙子,也写作“背子”,是宋代上至皇后、贵妃、命妇,下至平民、待从、奴婢,以及优伶、乐人不分等级与尊卑的通用性服装款式。它是最具时代特征且流行度最高的常服,并与同期的命妇礼服大袖衫形成鲜明对比。
关于褙子的文献记载非常多,《宋史·舆服志》 中有“女子在室者冠子、背子,众妾则假髻、背子”,又有“乾道七年定常服后妃大袖,生色领,长裙、霞帔、玉坠子。背子,生色领,皆用绛色,盖与臣下无异” ,又如《济南先生师友谈记》中关于御宴记载太妃衣“衣黄背子”“衣红背子”。虽然有宋人认为褙子本是婢妾之服,而婢妾一般都立于主妇 的背后,故称为“背子”。但实际情况是,上至皇后、贵妃、命妇、下至奴婢待从以至民女、优伶乐人之辈,尊卑都可穿着。河南登封王上村元墓《奉酒图》宋代褙子式样有三种:第一种,窄袖瘦身,两侧开衩,直领对襟,加缝生色领,且不施衿纽,穿时露出内衣(襦裙);第二种,右衽盘领、两腋及背后也各垂双带为饰;第三种,仿中单斜领交裾,长至足踝,两侧开衩,两腋及背后各垂双带为饰,如 1993年发掘的河南登封王上村元墓《奉酒图》中右边和中间女子所穿的长款服装。其两者外套的半臂短衣式样如安徽芜湖南陵县弋江镇奚滩铁拐村北宋墓出土的素罗半臂衣。第一种多为女性穿着,第二种和第三种多为男子穿着。黄色纱镶褐罗花边背子
(福州市北郊茶园村茶园山南宋墓出土,修复后)南宋黄升墓出土褙子宋代女性褙子实物如福建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的紫灰色绉纱镶花边窄袖禙子,衣长 123 厘米,袖展长 147 厘米,衣料纹路清晰,图案精美,领、袖、下摆加缝印金填彩缘边。正裁法缝制,衣身及两半袖用两幅单料各剪裁成“凸”形对折,竖直合缝,两半袖端各接一块延伸成长袖,衣身前后裾长度相等。紫灰色绉纱镶花边窄袖禙子实物图、裁剪图南宋黄昇墓出土禙子多以纱罗为之,南宋福建织造轻绢出名,宋代诗人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记载:“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黄昇墓出土深烟色牡丹花罗背心,仅重16.7克。整件背心不仅轻盈若羽,同时剔透似烟。深烟色牡丹纹罗背心纱罗轻薄通透,织造难度非常大,在南宋时期,这种轻薄的纱罗是贵族竞相追逐的时髦衣着。织造纱罗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缫丝、并丝、捻丝、络纬的每一道工序都极为复杂。纱罗黄昇墓出土织物提花织造的文饰有暗花、小提花和大提花。花纹有牡丹、芙蓉、山茶、梅花等十余种,而以牡丹、芙蓉为主。与雍容华贵的唐代花卉纹样相比,南宋花卉纹样尤为写实生动,布局自然,花、叶形态俯仰开合,层次分明,富有生活气息,时称“折枝花”或者“生色花”,于低调中彰显奢华。黄昇墓出土纱罗暗花缠枝纹样深烟色罗牡丹芙蓉花缠枝纹样黄昇墓出土纱罗上的折枝花纹样在宋词中,有许多描写女性着装形象的佳句,如黄机《浣溪沙》中“墨绿衫儿窄窄裁”,张泌《江城子》中“窄罗衫子薄罗裙,小腰身,晚妆新。”一个“窄”字,形象地勾画出宋代女服“小腰身”的特点。《荷亭戏婴图》这与唐朝女子骑马射猎、英姿飒爽的风格不同,宋朝女子追求的是一种朴素雅致、含而不露而又风情万种的小家碧玉之美。宋人绘《荷亭戏婴图》、《瑶台步月图》和《歌乐图》中均可见修长清秀的宋代美女。宋代《应瑞图》局部宋代褙子的前襟不施纽襻,两裾离异,谓之“不制衿”,且腋下侧缝缀有带子,垂而不结仅作装饰,意义是模仿古代中单交带的形式,有“好古存旧” 之意。印金罗襟折枝花纹罗衫宋代褙子偶施衿纽,外观也极其隐蔽,如江西德安县南宋周氏墓出土的印金罗襟折枝花纹罗褙子衣襟的纽扣。印金罗襟折枝花纹罗衫尺寸图发掘者称宋代褙子中对襟有纽扣的属首次发现。一些研究者也以此为依据,将中国古人使用纽扣的上限定为宋代。日本学者田中千代称“至少在(公元)3-6 世纪,北方游牧民族统治中原地区时,已将纽扣传于汉族服饰,并影响到后来隋、唐的袍服。”宋代钱选《招凉仕女图》由于宋代女服风尚朴素,所以领口、袖口和两腋处的缘饰就成为宋代女服的“点睛之眼”。宋陈清波《瑶台步月图》宋代词人也多有描绘。其中比较形象的一首当推赵长卿的《鹧鸪天》:“牙领番腾一线红,花儿新样喜相逢。薄纱衫子轻笼玉,削玉身材瘦怯风。……” 词中“牙领”也称“领抹”。所谓 “牙”,是指器物外沿或雕饰的突出部分。“牙”字精准文雅地点出了宋人缝制“领抹”的工艺特点。考察福建福州南宋黄昇墓实物,宋代褙子上的“领抹”都是将一块整布裁剪成长条形,两侧外边向内扣折后,用针线沿领抹外沿缝于领襟之上。印花彩绘山茶花花边
印金蔷薇花边
印花彩绘鸾凤花边宋代领抹多以手工画绘花卉纹样,如宋代无名氏《阮郎归·端午》词中“画罗领抹缬裙儿”,也有印金、泥金等工艺,如杨炎正《柳梢青》中“生紫衫儿。影金领子”。其图案以写实花卉为主,也有鸟兽等吉祥图案,如福建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的印花彩绘山茶花花边、印金蔷薇花边和印花彩绘鸾凤花边。黄升墓影金领抹局部南宋 烟色梅花罗绣彩花边单衣这些或画或绣、充满诗情画意的领边风景在素雅简洁的宋代女服中,可谓一个颇具传统且又有时代新意的特色符号。早在南朝,史学家沈约已用《领边绣》为题作诗:“纤手制新奇,剌作可怜仪。萦丝飞凤子,结缕坐花儿。……”“结缕坐花儿”一句说明,南北朝时期服装领抹上的那些漂亮精致的纹样很可能是直接在织机上织成的。因为宋代禙子都用花边装饰,所以市场需求量很大,这促成了宋代花边制作行业的兴盛。
除了素色纱罗,也有以销金材料做成的褙子。其形式如南宋《歌乐图》中身穿长至足面的红色褙子的歌舞艺人。《歌乐图》局部南宋《歌乐图》中身穿长至足面的红色褙子的歌舞艺人。这种长褙子与河南方城金汤寨范氏墓出土的南宋女俑着装相似。南宋彩绘女陶俑四川宋墓石刻中身穿褙子的托盘侍女石刻,侍女绾双螺髻,柳眉细眼,表情含蓄端庄,身穿褙子和长裙,内着抹胸,右手托盘,盘中置倒扣的茶盏。该侍女略为夸大了人物的头身比例,造型更显优美、疏朗和简洁,细部处理精致,整体风格平淡简远。宋 身穿褙子的托盘侍女石刻意大利时装品牌麦丝玛拉(MaxMara)的 2012 年作品“宋衣变新装”,以宋代褙子为灵感,设计了简洁修长的造型,既演绎出超大型(Oversize)的随性感,又不会使身材娇小的东方女性被衣服喧宾夺主。宋衣变新装不仅女子,宋代男子也穿褙子。宋代《宣和遗事》一书有载:“王孙、公子、才子、伎人、男子汉,都是了顶背带头巾,窄地长背子,宽口裤。”
发展至元代,褙子仍在穿用,只是穿者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元代褙子一度被用作女妓常服。元代杨景贤《马丹阳度脱刘行首》二折载:“则要你穿背子,戴冠梳,急煎煎,闹炒炒,柳陌花街将罪业招。” 元代戴善夫《风光好》第四折载:“他许我夫人位次, 妾除了烟花名字 ,再不曾披着带着’官员祗候’褙子冠儿。”明代禙子用途更加广泛。明初规定,褙子为皇室贵妇之常服,为普通命妇之礼服,乐伎穿黑褙子,教坊司妇人则不能穿褙子。褙子面料的纹样,也是区分命妇等级的标志,体现出穿着者的身份和地位。明代唐寅《王蜀宫妓图》明代禙子式样如唐寅《王蜀宫妓图》中的服饰形象。《明史·舆服志》中说:“四䙆袄子即褙子。”“䙆”就是衣衩。可见,明代的褙子应为两边侧缝和背缝开衩。如果前襟扣上纽襻或系上绳带,下摆处也就类似开衩的样式,故名四䙆袄子。其式样如明代《中东宫冠服》中的绘绣团龙四䙆袄子。明代《中东宫冠服》绘绣团龙四䙆袄子